巴哈搜尋

多關鍵字請用逗點「,」隔開

搜尋結果:共有 4 筆資料符合


【蠟像師 <菲利普>】角色紀念日信件Ⅰ-一封待發表的學術論文

2023-04-16

有不少假說提出,犯罪的信息可以從人的面部讀出。蠟像製作被認為是研究犯罪者人體結構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也漸有作為法庭佐證展示的趨勢......基於此,嘗試從實驗的角度研究犯罪人的面部特徵。2.樣本的製作過程實驗樣本取自世界各地,覆蓋各階級和職業。...繼續閱讀

【心得】是枝裕和系列最終章【小偷家族】(有雷)

2018-08-13

本作再次展現是枝裕和對社會現況的看法與觀點,如同他過去的所有作品,不批判不設限,單純就議題本身演給你看,獨居老人、失業勞工、逃家、虐童,當然還有偷竊這個本身就是犯罪的事,或許以現今的思維與道德標準,這一家人根本不可能被社會所認同,他們是位於社會底層的人,是弱勢族群,更是法治單位眼中的潛在犯罪...繼續閱讀

RE:【心得】(延伸導讀)B級構成,A級娛樂—野狼與瑪莉(文長慎入)

2012-06-06

丹墨(Jeffrey Dahmer)那樣還得透過一次酒後亂性過後所犯下的殺人罪行才獲得”啟發”,而是從四歲這約略懂事的年齡時就已意識到自己那本該因家庭社會教化下封鎖住的犯罪。...繼續閱讀

RE:【自創】能力◎第十二回

2006-06-29

他想,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犯罪因子吧!每個人都會有想要做的壞事,但是因為現實法律規範約束著,什麼都不能做,只能空幻想。...繼續閱讀